Search

【1929年大蕭條與2020年股災有何異同?凱恩斯還是海耶克能笑到最後?│趙善軒 著;羅淑瑩 編│謎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1929年大蕭條與2020年股災有何異同?凱恩斯還是海耶克能笑到最後?│趙善軒 著;羅淑瑩 編│謎米博客】

關於近代經濟學上最壁壘分明的兩大家兩大經濟思潮的巨擘,上篇引用《海耶克對戰凱因斯》一書作簡單討論。關於兩大學派的歷史,必須回溯到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,一般總結為三個觀點。

第一,是產業結構改變。由於戰後重建,1920年代成為歐洲的黃金時代。1914年至1919年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戰爭為破落不堪的地方帶來巨大生命損失,對歐洲大部分地區造成嚴重破壞。隨後,西班牙流感(Spanish flu)的爆發導致死亡人數超出5000萬。加上死於戰爭的人數,總喪失人數更以億計。因此,歐洲向日本及美國訂購物資進行重建,令美國因而得益。美國工廠訂單需求上升,經濟蓬勃的同時,出現了經濟泡沫。1929年,歐洲工廠恢復生產,對美國的物資需求銳減,但美國市場隨後才發現訂單減少,令股市出現恐慌性拋售。1929年10月25日的「黑色星期五」,華爾街股災導致美國陷入數以年計的經濟大蕭條(The Great Depression)。全球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,各國採取關稅壁壘政策及貿易保護政策。加上美國、德國、意大利等失業率提升,令各國之間出現軍備競賽,最後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主因之一。至於現時的公共衛生事件會否令大蕭條出現?在疫情爆發前,似乎全世界的基礎因素皆是向好。雖存在中美貿易戰等國與國的摩擦,但經濟結構遠不及1929年嚴峻。當然,若貿易戰愈趨嚴峻,便會重蹈覆轍。因此,相較1929年,如今中美關係劍拔弩張的狀態乃具可比之處。......

全文連結:http://news.memehk.com/posts/21059


Tags:

About author
一個文化系統裡的概念、舉動或風格得以傳承。 「謎米(meme)」是思想之傳遞,謎米香港 memehk.com 希望香港的獨立思考精神、態度及價值觀能夠藉著這個全新的網上平台,透過節目與大眾互動的討論和分析,得以不斷傳承下去,發揚光大。
謎米香港。緊貼時事,分享生活。謎米香港,呼吸新聞空氣。
View all posts